關於狼的成語(草不黃俗話說573:手腳麻利狼忙做)
“手腳麻利”,好懂;“狼忙”是個啥子東東?不好懂。狼忙,“麻利的先人”是也。麻利,川渝或叫“溜麻”。
一、“麻利”種種
【麻練】敏捷;麻利。山西臨汾(中原官話)
【麻利】(1)快;迅速;利索。東北官話、北京官話、冀魯官話(山東桓台、壽光、莒南)、膠遼官話(遼寧大連)、中原官話(山東平邑、梁山、費縣,江蘇徐州)、晉語(陝西綏德)、江淮官話(江蘇南京)、西南官話(雲南楚雄、江川、曲靖、昆明;廣西宜山;陝西鎮巴;四川成都)、湘語(湖南寧鄉)、贛語(湖南耒陽、平江)都說。(2)能幹;勤快;精明。①西南官話,貴州貴陽。②吳語,江蘇溧陽、江陰、宜興。③粵語,廣東廣州:呢個仔好~(口架)(這個孩子很精明能幹)(3)長相好;漂亮。西南官話,雲南江川:這個人長得~呢。
【麻流】快;麻利。①東北官話,遼寧義縣。1928年《義縣誌》:“麻流的,快。”②膠遼官話,遼寧大連。駱賓基《邊陲在線》:“起來,有事情,麻流點。”
【麻溜】迅速;利索;敏捷。東北官話、膠遼官話(遼寧丹東、寬甸,山東長島)、中原官話(河南商丘,安徽阜陽,山東曲阜)、西南官話(四川成都、漢源;貴州畢節;廣西宜山)、湘語(華南衡陽、寧鄉。清同治六年《寧鄉縣誌》:“快曰哨瓣,又曰麻利,一作麻溜。”)土話(湖南臨武)
【麻蹓】麻利。西南官話,雲南永勝。
【麻漓】麻利。中原官話,山東郯城。
【麻柳】麻利。貴州桐梓(西南官話)
【馬厲】伶俐;敏捷〔現在一般寫作“麻利”〕。吳語,上海嘉定。清光緒《嘉定縣誌》:“,俗言伶俐也。”也作“馬立”:藍銀官話,甘肅蘭州。袁複禮《甘肅歌謠蘭州大人出門來》:“叫一聲小妹妹你出來,~的賽過鷂子。”也作“馬俐”。
【馬利】(1)敏捷;輕便。①北京官話。河北香河。1936年《香河縣誌》:“~,急速爽快之詞。”②冀魯官話,河北青縣。1931年《青縣誌》:“作事便捷曰~。”河北南皮、鹽山。1916年《鹽山新誌》:“~,輕便也。”③膠遼官話,山東牟平。1936年《牟平縣誌》:“敏捷曰~。”④中原官話。山東棗莊、郯城、濟寧。1927年《濟寧縣誌》:“,輕便也。”河南鄭州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〇章:“恰好在路上遇見高夫人,看見她生得聰明俊俏,體態~。”(2)迅速;趕快。晉語,陝西北部。秧歌劇《大家好》:“敵人到寨上啦!場裏地裏沒拾奪浄的~拾奪吧。”
【馬俐】福建莆田。閩語。
【馬立】藍銀官話,甘肅蘭州。袁複禮《甘肅歌謠ⷨ大人出門來》:“叫一聲小妹妹你出來,~的賽過鷂子。”
【馬溜】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:“怕走漏消息,郭全海說馬溜動手。”東北官話。河北中部(冀魯官話):八路軍馬溜開來了。山東萊陽(冀魯官話。)1935年《萊陽縣誌》:“快曰緊煉,亦曰馬溜。”
即“馬溜船”。清《野叟曝言》二三回:“咱們也去封了沙飛、馬溜,誰來要這小船。”
【馬溜船】一種航速較快的船。清《綠野仙蹤》三五回:“尤奎顧了中號,枉江南進發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一〇回:“不幾日到了揚州,上了四舵大馬溜船。”
【馬溜子】即“馬溜船”。清《綠野仙蹤》四〇回:“不如從濟寧雇一大,或二號太平船,順流而下。”《紅樓複夢》四〇回:“要大馬溜子也有,都是展新體麵的。”
二、“麻利”理據或說
麻利,也作“馬溜”,而猴子也叫“馬流、馬留、馬溜”:
【馬流】猴子的俗稱。宋趙彥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五:“北人諺語曰胡孫為~。”明《西遊記》一五回:“我把你這個大膽的~,村愚的赤尻!”
【馬留】宋邵博《邵氏聞見後錄》卷一〇:“今世(稱)猴為馬留。”佚名《桐江詩話》:“呂(惠卿)天資清瘦,語話之際,喜以雙手指麵,社人目之曰‘說法~’。”,明陶望齡《覽鏡》之二:“說法從人誚~,似猴良亦勝真猴。”
廣東東莞、開平(粵語)稱猴子或好動的小孩叫“馬留”。於是有解者說:猴子手腳麻利,所以用“馬留”及其相近音表示動作迅速。但川渝又說“溜麻”:
【溜麻】麻利:他動作~得很,幾下就把屋子收拾幹淨了。——重慶方言詞解
麻利;動作快。你莫看他八十幾了,說話、做事,包括吃飯都~得很。
顛來倒之,足以證明與猴三兒雲雲是說不通的。
關於馬留與弼馬溫,可參草不黃俗話說245《“弼馬溫”潛在理據試解》。
三、“麻利”的來源
“麻利”及其變體,當來源於“莽略、莫略、狼忙、連忙”。今天“連忙”是常用詞,而“狼忙”則少有人知。
【連忙】楊妃聞語,~捧盞。(敦煌變文集ⷩ擒虎話本)
菩薩知是悟空 ,~下座相迎。(西遊記》第五九回)
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這時大客廳裏聽見 陳奶媽 邁步進來,放聲說話, 思懿 連忙諦聽。”
【狼忙】急忙;匆忙。
月生江上鄉心動,投宿~近酒家。(唐李中《離家》詩)
夜艾,壽兒以一蠟彈丸進顥 ,即榜也。 顥得之大喜,~劄之,一無更易。”(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ⷩ榜》)
和狼有關的形容詞語,還有“狼籍”“狼忙”“狼狠”等等。(秦牧《藝海拾貝ⷢ狼吞虎咽”》)
忙,或作“茫、朚”等,詳見蔣禮鴻先生《義府續貂》釋“連忙 狼忙 狼朚”條。蔣先生又說:連忙、狼忙、狼朚“三者本鹵莽之變。《莊子ⷥ陽篇》:‘君為政焉勿鹵莽。’司馬彪注曰:‘鹵莽,猶麤粗也,謂淺耕稀種也。’麤粗之與急遽,其義相因也。”這是對的,做事粗疏草率就是一種慌忙、忙亂心理和行為。參草不黃俗話說572《“馬上”源於“馬背上”?》
我們再把“忙亂、忙碌”關聯進來。
【忙亂】(1)慌亂。《敦煌變文集ⷧ𖭦騩𐧶講經文》:“渾家怕怖,滿座驚張。一時拍臆捶胸,澆茶攔擋。”明李梅實《精忠旗》一二:“這等逃生,誰人大膽,敢來不敢言。”清《霓裳續譜一見情人》:“一見情人心,滿懷心事兒不敢言。”(2)繁忙紛亂。宋朱熹《答劉德修書》:“隻去歲中得其書,字畫言語皆晏然如平日。”明《古今小說》一七:“密使人打探消息,見廚司正在,安排筵席。”清《萬花樓》三回:“少不得僧道追薦,狄爺數天,方得安靜。”——白維國主編《近代漢語詞典》
【忙碌】忙於做事。宋佚名《月波洞中記》:“山根不得蹙折,勾紋者苦。”明《韓湘子》三〇回:“一向為度叔父嬸娘與盧英小姐忙忙碌碌。竟忘了香獐這一節了。”清《鏡花緣》一四回:“原來此處雖然,不過勞動筋骨,並不操心。”——同上
於是“鹵莽 莽略 忙亂 忙碌 狼忙→連忙 莫略→馬厲 麻利”就出來了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